內容來自hexun新聞

車貸信貸屏東內埔車貸信貸雙證件汽車貸款蘇州工業園區十年花開五朵

王培霖[ 在軟環境方面,蘇州工業園區的服務全面吸收新加坡經驗,贏得瞭口碑 ]“要跟"資本傢"喝茶,重視"資本傢"的需求。”一位50來歲的副市長談工作時,仍習慣用“資本傢”這樣的“舊詞”來稱呼投資商。但還是這位幹部,玩微博,用手機簽到,崇尚互聯網精神,強調數字化生存。這就是蘇州工業園區成長起來的幹部——既有中國的現實底色,又融合瞭全世界最前沿的理念。作為蘇州工業園區“走出去”的核心參與者之一,宿遷市副市長、蘇州-宿遷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顧玉坤的工作經歷是蘇州工業園區發展的縮影。第一個十年,蘇州工業園區從新加坡全面引入管理經驗,建設瞭國內名列前茅、國際一流的工業園區,第二個十年,蘇州工業園區走出蘇州,花開五朵:蘇州-宿遷工業園成為跨區域合作的樣本;蘇州-南通科技(600862,股吧)產業園成為園區域外商業性合作的陣地;蘇州-滁州現代產業園是園區“城市整體開發運營”的嘗試;新疆霍爾果斯口岸項目則樹立瞭東西區域“手拉手”的典范;蘇相合作區(蘇州工業園區與蘇州相城區跨區合作)又是跨區聯姻合作的新探索。借鑒新加坡經驗巨大的廠房,一片簡約的幾何體建築,一群鳥落在廠房側墻巨大的“HIGER”標識上,啼鳴不已。十幾年前,這裡還是一片泥窪地。中國-新加坡合作項目的啟動,把這裡變成瞭現代工業的載體——蘇州金龍客車的廠區坐落於此,中國第一款“智慧客車”就在這裡下線。這也是蘇州工業園區發展的一個縮影。1992年,中新兩國政府最終確定蘇州作為“中新合作開發工業園區”的項目。由此,“中新合作開發”這一全新模式和“在蘇州建設具有世界水準的、類似新加坡裕廊工業園鎮的現代化國際化工業園區”這一共同目標,便在蘇州工業園區落地生根。時至今日,蘇州工業園區已經成為一個成功的典范。蘇州工業園區以占蘇州4%左右的土地和人口,創造瞭占全市15%左右的地區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吸引瞭25%左右的外資,實現瞭30%左右的進出口總額。其中,進出口總額、實際利用外資、固定資產投資、城鄉居民收入等項指標連續多年均位居蘇州全市第一。設立以來,蘇州工業園區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幅達30%左右。2011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達1560億元,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64.3億元,進出口總額770億美元,綜合發展指數位居國傢級開發區第二位。經濟結構也比較優化,2011年蘇州園區萬元GDP能耗為0.307噸標準煤,生態環保指標連續3年列全國開發區首位,成為全國首批“國傢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在軟環境方面,蘇州工業園區的服務全面吸收新加坡經驗,贏得瞭口碑。顧玉坤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說,蘇州工業園區自身發展和走出去的過程,就是一個吸收新加坡經驗,然後推而廣之的過程。園區開發之初,就借鑒新加坡和國際先進城市規劃建設經驗,編制完成富有前瞻性和科學性的總體發展規劃,並先後制定300餘項專業規劃,形成瞭嚴密的規劃體系。所有規劃項目嚴格實行招投標制度,重點區域和重要景觀項目規劃設計面向全球公開招標。在規劃中率先引入“白地”、“灰地”、“彈性綠地”等理念,對短期內不明確用途的地塊實施彈性控制,有效提高土地開發效益和集約利用水平。目前,園區開發現狀與18年前的總體規劃藍圖基本一致,為投資者營造瞭可預見的、低風險的投資環境。陳敏華是留美博士,經過多方考察,最終落戶蘇州工業園區生物納米科技園,創辦蘇州晶雲藥物科技公司,這是中國首傢專註於藥物晶體型研究和藥物結晶工藝開發的公司。“選對地方很重要,蘇州工業園區服務很國際化、專業、規范,我們從國外回來很容易適應,也不需要去搞復雜的人際關系,專心做好研發即可。”陳敏華說。歸國創業兩年多以來,陳敏華已經通過生物納米園成功申報瞭多項創業人才、領軍人才認定,獲得數百萬扶持資金,且已入選第八批“千人計劃”。在各種配套服務下,即便生物納米園的租金高出此前所考查的其他地方數倍,陳敏華仍然覺得落戶於此是正確的選擇。走出去的收獲2005年,中國-新加坡雙方的例行會晤上,提出瞭一個著名的問題:蘇州工業園區的經驗可復制嗎?這成為蘇州工業園區“走出去”的起點。“走出去”的願望,結合江蘇省南北掛鉤、扶持蘇北發展的政策,13.6平方公裡的蘇州-宿遷工業園區誕生瞭。這是蘇州工業園區的一塊飛地,由宿遷委托蘇州管理。目前,園區“走出去”項目有:蘇州工業園區-相城區合作經濟開發區、蘇州-滁州現代產業園、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蘇州-南通科技產業園、蘇州-宿遷工業園、拉薩經濟技術開發區。蘇州-宿遷工業園區是第一個。顧玉坤向本報記者介紹,蘇州-宿遷工業園區的投資架構為:蘇州工業園區投資4億,江蘇省投資1億,蘇州市、宿遷市各投資5000萬,共計6億資本金。蘇州園區向宿遷派出瞭36人的團隊、8傢園區所屬國有企業,上述6億資本金,加之國開行6億貸款(由蘇州園區擔保),以及8傢企業帶來的20多億投資,蘇州園區投向宿遷的開發建設資金有30多億,形成瞭“富規劃、富開發”的格局。40億援助性資金,在國內已屬少見。不過由於是省內幫扶項目,這些投資都是“公益性”的,收益全部留給宿遷。與安徽滁州的合作,則采取未來稅收分成的模式。這個由蘇州工業園區旗下中新集團與安徽省滁州市政府合作開發的園區,規劃面積36平方公裡,僅基礎設施建設就投瞭近百億元,預計帶動區域總投資1300億元,有望在安徽再造一個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工業園區通過外溢效應使其發展經驗擴散至全國,大大減少瞭其他地區改革發展的成本。”經濟學傢樊綱在調研考察後如是評價。幾年前還是一片農場,而今天的蘇通科技產業園已經在快速崛起。 截至目前,已累計落戶的企業160多傢,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累計註冊總部經濟企業120多傢。作為江蘇省委省政府“江蘇沿海發展戰略”、“跨江聯動計劃”的示范項目和創新之舉,50平方公裡的蘇通科技產業園將成為一個能容納30萬人的江海生態城和國際創新園。顧玉坤把“飛地”的優勢總結為“有人、有地、有後臺”。“後臺”指的就是蘇州工業園區的軟環境。一個招商引資的小故事可以說明蘇州工業園軟環境的強大。日本尼吉康公司到蘇州-宿遷工業園區考察投資環境,現場座談會上經常問及不同地塊的情況,每問及一處,園區方面便會現場調閱資料,幾分鐘後,此地塊地上、地表、地下、周邊所有信息數據均詳細列出,其精細程度令投資商驚嘆。面對如此專業的招商團隊,合作很快敲定。這背後,是蘇州工業園區測繪地理信息有限公司長達18年的經驗積累。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2-11-14/147921692.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yst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